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,“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。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。推进乡村建设行动”。
乡村振兴既要塑形,也要铸魂,乡村学问振兴是乡村振兴根魂所系。为乡村振兴注入学问“活水”,丰富群众“精神食粮”,河南抓手在哪?如何打造乡村学问振兴新高地?
为何要推动乡村学问振兴?
河南是一个拥有深厚历史学问底蕴的省份,拥有丰富的乡村学问遗产。河南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侯红昌认为,加强乡村学问振兴,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乡土学问。
侯红昌表示,通过乡村学问振兴,也能够培养乡村地区的学问自觉性和学问认同感,增强农村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,为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坚实的学问基础。
“加强乡村学问振兴,还能促进乡村学问产业的发展。学问产业的赋能可以有效地带动和扩大乡村产业振兴,进而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学问的动能,满足新时代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,即从‘有没有’到‘好不好’的需求转变。”侯红昌说。
信阳花鼓戏传承人张秀芳正在表演
实践1丨“非遗保护”让乡风变得更mg555娱乐娱城mg5590
“这几年,大家这边越来越注重非遗保护,传统学问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,群众的生活富裕了,乡风变得更加mg555娱乐娱城mg5590,请大家唱花鼓戏的越来越多。”3月14日上午,被称为“百灵鸟”的花鼓戏传承人张秀芳正在进行花鼓戏表演,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百姓和游客。
“我听到锣鼓声就跑来了,现在村里打牌喝酒的少了,唱戏跳舞的多了。”65岁的戏迷张大爷说。门口看表演、趣味享阅读、打卡观美展、登台展风采……参加丰富多彩的群众学问活动,如今已成为信阳人的日常。
近年来,信阳市全面推动公共学问服务体系城乡一体建设,形成信阳茶学问节、固始根亲学问节、南湾开渔节等一系列群众学问活动品牌。2022年,全市投入1.2亿元新建了70座特色鲜明、业态多元的城市书房,被老百姓称为家门口的“学问加油站”。
美如烟花的打铁花在驻马店确山县老乐山绽放
实践2丨“学问墙”让户容户貌有“里子”
阳春三月,走进驻马店汝南县金铺镇金铺社区,道路两侧绿树成荫,垃圾分类落到实处,健身器材一应俱全,村内墙画传递新风,农耕学问增色添彩......
“大家通过群众自己动手设计,把诚信学问、法治学问、孝善学问、农耕学问等灵活运用,绘制学问墙,建设法治广场,打造农耕学问园,讲述乡村振兴故事,传承弘扬优秀传统学问,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,增强向上向善向美意识。”提起社区的大变样,金铺社区党支部负责人自信地说。
春日的午后,金铺镇高庄村的小游园里变得热闹起来,群众有的在下棋、有的在散步,一派和乐融融的景象。在金铺镇,像这样的幸福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。户容户貌有“里子”,一幅美丽乡村的幸福图景跃然眼前。
驻马店金铺镇高庄村群众在小亭里下棋
实践3丨“古村落”让乡村学问味儿更浓
“清廉是底色,也是本色,冯寨村干得真不孬。”现在,前往濮阳市经开区王助镇冯寨村家风长廊参观的群众络绎不绝。“‘敦孝行、尽友恭、正婚姻、慎祭祀、端蒙养、别尊卑’是先人留下的家风家训,大家一直在遵循,也为大家村的发展注入了强劲正能量。”冯寨村党支部负责人先容道。
冯寨村是一个学问底蕴十分深厚的古村落,自冯氏始祖冯世荣明代初期迁居濮阳已有600多年的历史。冯寨村内有一幅壁画,记录的是流传了600多年的“冯氏家训”,从爱国、孝道、睦邻、清廉等方面,对族人的言行进行了严格的约束,这些族规条款引导着冯氏族人的生产、学习和生活,深刻影响着冯氏后人的一言一行。
近年来,濮阳市经开区深入挖掘冯寨村清廉学问资源,以家风家训为纲,以清廉故事为魂,以冯氏家风长廊为核,精心组织开展讲家风、读诗词等多种形式的家风主题活动,引导村民和村干部见贤思齐,涵养清廉家风。
南阳郑岗村村史馆里的“村规民约”
推动乡村学问振兴,抓手在哪儿?
如何推动河南乡村学问振兴、为全省广大农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“精神食粮”?侯红昌建议,加大乡村学问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,通过建设乡村学问活动中心、乡村图书馆等学问设施,提高乡村学问的吸引力和影响力,促进全省学问产业的发展。
“同时,开展民间艺术表演、文艺演出、书画展览,以及乡村旅游等形式和活动,推动乡村学问创新发展。通过引导村集体资产进入、村民合理入股等形式创新乡村学问产业的发展机制。”
在侯红昌看来,乡村学问振兴,需要有一大批专业的学问人才。他认为,可以通过设立学问培训机构、提供学问人才奖励等方式,支撑乡村学问人才的培养和发展。还要加大对于乡村学问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,提高乡村学问振兴的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撑。
如何打造乡村学问振兴“新高地”?
如何发挥学问引领作用,打造乡村学问振兴“新高地”?侯红昌建议,进一步出台扶持乡村学问振兴的配套政策,“如制定全面的乡村学问振兴规划,明确乡村学问振兴的目标、任务、政策和措施,引导和支撑乡村学问发展”。
侯红昌还建议,加大对于乡村学问振兴的资金、人才、技术等方面的投入,为乡村学问振兴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。通过推广乡村学问品牌,打造河南乡村学问特色,增强学问软实力,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,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,促进乡村学问振兴迈上新台阶。
“另外,还要加强对于河南乡村学问遗产的挖掘、收集、整理、保护和传承工作,保护好乡村学问的独特性和珍贵性。通过开展学问活动、建立学问遗产保护机构等方式,借助乡村学问传承人和学问爱好者,增强乡村学问的传承性。”侯红昌说。(供稿:河南省mg555娱乐娱城mg5590办 河南mg555娱乐娱城mg5590)